【摘抄】秦崩:从秦始皇到刘邦
一边读一边摘抄,还没来得及整理读后感,先分享一下摘抄的内容。李开元老师笔下的历史别有一番趣味,推荐对秦汉历史感兴趣的童鞋阅读全书。
https://www.amazon.cn/dp/B0183KFDKK

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,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,他们之间只有三岁的年龄差。
秦朝历法每年的第一个月是十月,最后一个月是九月。
1
刘邦本名刘季,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下层平民家庭,排行老三。
查阅《史记》,司马迁笔下开创王朝的先祖,出生多有人神交配的神话。母系氏族结束父系氏族开始,也许这是最后有记录的女性和最早有记录的男性一种衔接的方式。
信陵君和秦始皇是刘邦崇拜的两个偶像。刘邦在服徭役期间见过秦始皇,但没有见过信陵君。刘邦为了追随信陵君,数次来到信陵君手下名士张耳门下做宾客。
荀子《臣道》以为,君主有错谋错事,即将危及国家社稷之时,能够救亡存危,解救国难者,唯有谏、争、辅、拂四臣。
- 谏臣,劝谏之臣。以礼劝谏,用则留,不用则去。
- 争臣,死争之臣。以生死强谏君主,用则生,不用则死。
- 辅臣,辅弼之臣。合谋同力,率领群臣强力匡正国君。
- 拂臣,拂弼之臣。抗拒君王命令,窃取君王权力,纠正君王错误。
信陵君窃符救赵属于拂臣。
2
沛县亡楚归秦后,刘邦参加地方小吏选考,考试合格,被任命为沛县下属的泗水亭亭长。当时萧何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。
张良是韩国贵族。被秦灭国后策划刺杀秦始皇。秦始皇第三次巡游东去时在博浪沙遭遇张良刺杀。
秦始皇一生遭遇四次刺杀,博浪沙是第三次。前两次分别是荆轲和和他的挚友高渐离。最后一次是在咸阳郊外。
张良隐居时在沂(yí)水桥遇到老者赠送《太公兵法》。十三年后如约在谷城山下见到一块黄色石头,故称其为黄石公。张良后来辅佐刘邦定天下,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谋略正是渊源于《太公兵法》。
始皇帝驾崩,胡亥即位。征发大量徭役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。刘邦在押送途中与被押送的民工一起逃亡到芒砀(dàng)山避难躲藏。芒砀山之于刘邦好比于井冈山之于毛泽东。
3
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,始皇帝在第五次巡幸天下的旅途中染病,而后驾崩。由于过于突然,除少数近伺宦者,知情者只有胡亥、李斯和赵高。
赵高是胡亥的老师,首先说动了胡亥,然后利用李斯与蒙恬的嫌隙说服李斯弃长立幼。三人在沙丘密谋,篡改遗召,赐剑予长子扶苏自裁并赐死将军蒙恬。同时驱尸巡行,伪造始皇帝并未驾崩的假象。
有一次始皇帝在咸阳郊外梁山宫登山远眺,望见丞相李斯的车马行列经过,盛大华丽,十分壮观,当即沉下脸来。事后陪同侍卫官员将消息透露给李斯,李斯立即精简车马。始皇帝再次看见李斯车队时,发现有人泄露他的话,将当时所有在场侍卫人员全部处死。
蒙恬劝扶苏上书请求复核,然后再自杀。扶苏竟然不听劝,当即自杀了。
蒙恬祖父蒙骜、父亲蒙武和兄弟蒙毅都是秦朝功臣重将。蒙氏兄弟与扶苏关系密切。扶苏自杀后,蒙氏兄弟也被囚禁诛杀。背后的推手当然是李斯和赵高。
在李斯和赵高的怂恿下,二世越级提拔新人,用感恩新贵取代居功老臣,连续不断发动政治迫害。同时网络罪名,将秦公子十二人屠死于咸阳,公主十人矺(zhé,分裂肢体而杀之)。始皇帝陵封土东行里许,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应该埋葬的就是始皇帝的子女。
4
天下统一后,始皇帝为了巡游出行,修建了连接全国主要地区的驰道。驰道路宽五十米左右,高出地面,上有三车道,中间车道供皇帝专用,两旁植有树木,壮观秀美通畅。
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,西去有陇西北地道,东进有三川东海道,南北有河内广阳道,东南有南阳南郡道,濒临渤海、黄海、东海,又有辽西会稽道。此外还有沿长城修建的北边道,以及连接九原和咸阳的直道。
阿房宫和骊山陵两大工程波及几乎全国百姓。
陈胜祖上是陈国贵族,到陈胜已是贫户。征发兵役徭役通常不会面向无产贫户,这样的军队并不安稳。但二世登基后陈胜也在征发之列。
二世元年七月,陈胜一行抵达渔阳后,大雨不止,道路泥泞不堪,眼看就不能按照规定时间到达,将按“失期罪”处死。陈胜吴广决定以秦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举事,建立张楚政权。
陈胜吴广起义后,一呼百应,项氏叔侄(项梁、项羽)在江东起兵,刘邦在沛县起兵。陈胜建立张楚政权,开创诛暴灭秦的大业;项羽消灭秦军主力,决定秦亡的命运,奠定分割天下的基础;刘邦攻入关中,迫使秦政府投降,最终成就帝业。三人都与楚国紧密相关,所以说“亡秦必楚”。
5
秦统一天下后,军事力量由内郡向南北边境集中,开始准备对匈奴和南越的战争。整个秦帝国的军事布防,成一外重内轻的格局。内郡空虚,关中地区的防务也松懈下来。
当时的所谓百越,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直到东南亚的古越族。浙江绍兴为于越,温州为东越,福建福州为闽越,广东及其以南为南越,广西及其以南为骆越。
张楚政权建立后,主力向关中西进,准备夺取咸阳。西进军在荥(xíng)阳遭遇李斯长子李由的死战坚守。此时张楚政权决定绕过荥阳,直接进攻函谷关。二世元年九月,周文带领部队一直打到咸阳东郊骊山脚下戏水东岸的始皇帝陵旁。
戏水西岸的秦军是精锐中的精锐京师中尉军。兵马俑的阵势排列的原型即来源于此。
秦帝国的京师军,有郎中令军、卫尉军和中尉军三支部队。分别分布于宫殿内外、宫城内外和京城内外。
周文军滞留戏水未能迅速进军咸阳,是大泽乡起兵以来秦楚间军事形势的重大转折。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敦刻尔克。
在戏水西岸带领秦军的是少府章邯,之前在骊山监督始皇帝陵寝工程的收尾工作。章邯被任命为大将后,带领秦军步步反击,在陈胜称王仅仅六个月之后就将张楚政权消灭。不仅如此,还在定陶之战将项梁杀死。
6
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决定派武臣北上,在黄河以北的燕赵地区开辟北部战场。然而武臣在邯郸称赵王,赵国复国,建立起独立的政权。武臣又派韩广北上攻略燕国地区,不料韩广也独立称王,恢复了燕国。
项梁战死之后,楚怀王开始亲自主持政权。项羽在军队的指挥权被怀王收回。刘邦则得到怀王的信任和重用。
怀王政权稍微安定以后于二世二年后九月重新作了战略规划,史称怀王之约。一、反秦战争的目标是复兴六国诛灭暴秦。二、恢复被暴秦所中断的各国旧王族的政治权力。三、新的秦国王政由首先进入关中、摧毁暴秦政权的功劳者出任。
楚怀王熊心是项梁所立,并没有实力和实权。亲政之后对项氏的巨大势力不得不借助也不得不抑制。因此对于项羽也是有控制地使用,绝不单独委以重任,更不愿项羽坐大称王。项羽主动请缨,愿意西进攻取关中,被怀王拒绝,而将此重任交给刘邦。刘邦与项羽间的争斗,也由此埋下了种子。
怀王任命项羽为宋义的副将,北上援救被秦军围困于巨鹿的赵王。到达安阳后,宋义领军停留于安阳。期间项羽策划了政变,亲手斩杀了宋义。怀王鞭长莫及,只得接受既成事实,任命项羽为上将军,领兵救赵。
项羽先派遣英布和蒲将军切断了秦军通往巨鹿城的粮食供应线,将章邯军和王离军分割开来。然后统领楚军主力,渡过漳河,下令全军将士备足三天干粮,然后将渡船全部凿沉河底,自绝退路,破釜沉舟的典故即来源于此。巨鹿之战,二十万秦军将士几乎无一生还。巨鹿之战这一天,秦帝国被灭亡的命运已被决定。
7
章邯的政治崛起和军事胜利,其背后的支柱是李斯。将相和,天下安,李斯与章邯间的信赖合作,是秦军顺利平定叛乱的政治基础和安定条件。
为了迅速平定叛乱,安定帝国,在坚决实施军事镇压之外,帝国的施政也应当作相应的调整,减轻徭役,缓弛刑法。李斯等人向二世皇帝陈情上书,不料招来二世的严厉非难。
李斯为求自保,再次修书呈送二世,这篇奏书被称为《奏请二世行督责书》。文章引经据典,顺意曲解,阿谀奉承,颠倒黑白。二世皇帝读后大为高兴,李斯家族的禄位得以暂时保全。
之后二世深居宫中,赵高算计李斯,每次选择二世饮酒作乐时通知李斯前来奏事。二世抱怨李斯时,赵高趁机说李由与楚国盗贼有往来。至此李斯和赵高之间的斗争全面爆发,最终以李斯之死结束。之后赵高被任命为丞相,全面托付军国大事。
失去李斯的支持,章邯在军事进展顺利时并不会被新政府责难。一旦军情不利,将会受到朝廷方面的严厉指责。不过章邯毕竟是坚韧的宿将。稳住阵脚后从二世三年一月到六月,一直坚守河内一带,迫使项羽统领的诸侯国联军不能前进。在此期间刘邦开辟了攻秦的第二战场。
二世二年四月,刘邦归属项梁,与项羽同在楚军为将。七、八、九月是刘邦与项羽一生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,可谓是风雨共舟的同事,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。这段经历对他们二人未来的关系,乃至对于历史的发展,都不可不谓有所影响。
此后刘邦在征战途中不断壮大军队。相遇彭越,再用先斩后扬的手法收服桀骜狂妄称霸陈留的郦氏兄弟,刘邦的才能不断展现。在南阳,刘邦得当的处置秦军投降,此后秦之官吏军民开始大规模倒向刘邦。南阳受降,在刘邦集团建立汉帝国的过程中,具有特别的意义。
8
巨鹿之战惨败,章邯军退守漳河一带,从二世三年一月到七月,一直与联军反复拉锯作战。章邯派长史司马欣前往咸阳请求增援。在宫廷外等待三日而无回音,必定是丞相赵高有意阻断章将军和皇帝的联系。朝廷如此态度,让章邯心生投降项羽之意。同时项羽也完成了对章邯的战略包围。章邯开始正式和项羽谈和约降。
章邯军投降,秦王朝瓦解之势已定。赵高与刘邦密谋杀二世开武关共同灭秦。赵高指鹿为马,设计试探皇帝左右近侍。赵高诱使二世到望夷宫,离开政治和权力的中心,将二世孤立和封闭起来。二世三年八月,胡亥被迫使在望夷宫自杀。
二世皇帝自杀以后,赵高有意佩戴玺印称王,难以得到大臣和卫士们的支持,不得不立公子嬴婴为秦王。在施行王位继承礼仪时,嬴婴称病不去宗庙,赵高只好亲自到斋宫面请,被早有准备的韩谈刺死。
十月,刘邦军抵达咸阳东南郊外的灞上地区,秦王婴已经无兵可用,无险可守,被迫开城无条件投降。刘邦军率先进入咸阳。
关外,项羽面临如何处置新降秦军的问题。英布和蒲将军建议击杀消灭,于是楚军秘密行动,夜晚突然袭击秦军营帐,将二十万秦军降卒击杀。现有史料仅在《史记》有记载,该事件是否属实还有所质疑。
刘邦进入关中后,善待嬴婴,宗室大臣一律宽赦不诛。暂时废止秦帝国繁杂苛刻的法律,布告安民。得到刘邦的抚慰宽待,秦国唯恐刘邦不做秦王。相反,新安坑杀降卒,断绝了项羽入关后在关中立足的可能,是项羽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失误,是项羽由盛而衰的转折、失败的起点。
项羽入关后,驻军戏水西岸的鸿门一带,与刘邦军驻地灞上相距不过数十里。项羽准备出动大军消灭刘邦军,前夜项伯赶到刘邦军中告知张良。张良将实情通报刘邦后,刘邦决定亲赴项羽军中陈情说明,即赴鸿门宴。
鸿门宴后项羽进入关中,诛杀秦王嬴婴,毁灭秦都。废怀王之约,将楚怀王升格架空,尊称为义帝。将天下重新分割为十九王国,自立为西楚霸王。